008书屋

繁体版 简体版
008书屋 > 我在春秋做贵族 > 第463章:一触即发

第463章:一触即发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司马穰苴看了一言不发的智瑶一眼,觉得有必要提醒众人,说道:“现下‘新郑’乃是困兽,郑国亦然,楚国必救其君臣;另,宋国或出兵十万参战,前来‘新郑’,往曹地,犹未可知。”

所以,今年敌军的规模也是在四十万以上!

从用兵规模来看,确确实实是进入到战国时代了。

以往,一再动辄十万左右的动员仅是晋国和楚国,其余国家哪怕是吴国或郑国、宋国,用兵规模没有超过十万。

现在呢?全国人口约在一百二十万左右的郑国,他们动员了十万人实际参战;人口规模约在一百三十万左右的宋国,没有本土遭遇入侵的危急之下,他们动员了八万的士兵。

话又说回来,不算智氏曾经动员五十万人的模式,也就是光动员了那么多人,大多数被动员的人却没有离开故土,去年楚国动员三十多万士兵北上,又给楚国抢到一个“成就”了。

智瑶总算开口说话,邀请道:“诸位且随寡人游览‘新郑’。”

他们不止一次来过“新郑”附近,今次看待“新郑”的目光以及想法应该有新的觉悟,一切只因为这一次他们要对“新郑”展开攻城行动。

经过一再扩张的“新郑”,它的占地面积一直在增加当中。

早先的“新郑”是先建立城郭向外扩张,当时已经发生某任郑君射了周天子一箭的事件,郑国当然不用在意周礼的限制。

一次次建立城郭,每一次“新郑”都在向外扩展,几十年的扩张之下让“新郑”变成诸夏大地占地最广的一座城池。

“楚军皆在南门,郑军屯驻西门、北门,东门并无城外驻军?”韩庚觉得‘新郑’城内的东面一定屯驻了大量的守军。

现下的“新郑”各处城墙之上,一面面旌旗随风招展,还能看到守军的身影遍布各个城墙段。

狐解指向了某处,问道:“此是作甚?”

那边有非常多的辅兵,他们从其它地方收集来砂石与泥土,好像是在筑台一般。

司马穰苴答道:“推土成山,以便窥视城内。”

其实“新郑”周边有山,只不过离得太远了一些,哪怕原国已经有望远镜,距离过于遥远的情况下,登山还是无法清楚窥探“新郑”城内的情况。

在有需要的前提下,智瑶下令堆出一座人工高地,便于窥视“新郑”城内的同时,其实后面也会有抛石车、床弩等远程器械被弄上去。

狐尤好奇地问道:“敌军坐视,并无干扰?”

土山已经有十来米的高度,摆明就是早在做业,敌军哪怕一开始搞不懂原军在做什么,本着原军想完成他们就该破坏的原则,不该什么都不做才对?

然而,狐尤没有从周边看到交战之后的痕迹。

司马穰苴先笑了几声,才说道:“怎会如此?乃是来袭敌军损失惨重,不敢再来罢了。”

现下只有“新郑”的城东在堆土成山,接下来极可能西、南、北三个方向都会搞一个,或不止一个?

他们在智瑶的领前下来到土山的顶上,不用谁来教,掏出望远镜开始窥视城内。

“果真有九道城墙啊!”狐尤以前还只是听说,今天算是亲眼给见证了。

要说起“新郑”的话,谁不知道它是春秋时代最硬的乌龟壳呢?

面对这么一座坚城,尤其是亲眼看到防御工事,除了智瑶的脸色还算正常之外,其余人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。

“如此坚城,里应外合方是良策。”司马穰苴说出了心里的看法。

韩庚偷看了智瑶一眼,应道:“想必君上早有布置?”

比如说,早早派人伪装入城。

又或是,收买了郑国或楚国的贵族当内应。

历史上,韩文侯花了不少心思对付郑国,包括三晋开大会时邀请郑康公,事先利用不断给郑国贡献战利品的方式,运送战利品的韩国士兵伪装成为平民隐藏在“新郑”城内。

后面,韩文侯诱骗郑康公率领精锐离开“新郑”的空档,出动十五万精兵偷袭“新郑”成功,并且还将郑康公抓起来囚禁。

别看只是短短两句话,韩国图谋偷袭“新郑”却是历经了韩烈侯和韩文侯两代人的时间,过程中使用的手段简直不要太多。

智瑶知道韩庚在害怕什么。

韩庚怕的是到时候由韩氏部队充当攻打“新郑”的主力,到时候拒绝不会有好下场,同意之下哪怕攻克“新郑”也将得到一个损失惨重的结果。

“寡人早有准备。此战,以‘新郑’为诱饵,诱来楚军、郑军,尽数歼灭之;攻打‘新郑’与否,寡人另有计较。”智瑶说道。

打肯定是要打的!

众臣发现“新郑”不好打,暂时不用给予太多的压力。

另外,有“新郑”这么一个明显的目标,着实是诱使楚军或郑军前来救援的好时机,能够在野外消灭更多的敌军,好过那些敌军驻扎在城池内,后面原军需要很艰难的一个又一个城邑啃过去。

“君上,楚君、郑君与众臣立于城墙之上。”

智瑶得到提醒,很快找到了两国君臣的身影。

土堆距离“新郑”约是一百八十米,并不是在某个城门的边上。

如果“新郑”想要出兵,他们从城门出来之后,需要奔跑四百米左右才能靠近。

两国君臣是出现在城墙上,只是并非位于“新郑”的最外围城墙,待在了第二道城墙的最高处张望。

应该是他们接到汇报,得知原国君臣在土堆之上,才有了这么一出?

两个阵营的首脑隔空相望。

原国这边有望远镜,能够将楚国和郑国君臣看得更仔细一些。

两国君臣看土堆之上的原国君臣,应该只能看到一个身影的轮廓?

这时“新郑”的城东大门洞开,一乘乘战车快速驰出,随后便是一队队的步兵。

“君上,城南、城北敌军亦有动向。”

所以,两国君臣以为是逮住原国君臣的好机会,或是在展现抵抗到底的决心?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